1.一吨合成橡胶用多少原油

2.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原油大涨对橡胶的影响_原油价格下降合成橡胶

石油石化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许多国家都对该领域高度关注。而原油位于石化产业链的源头,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例。如在2004年前后,欧洲和亚洲约为32%,中东地区高达53%,中南美洲约44%,非洲约41%,北美约40%。2008年,全球每天消费原油大约为8600万桶。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是美国、中国和日本。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1999年至2003年的平均值计算,中国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4%,工业增加值占约16%,总资产占比约13%,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4%,而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4%。

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基础性作用上,其基础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根据IEA的数据:2005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石油占18.8%,是除煤炭以外最大的能源。我们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等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2.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从上游的石脑油,到中游的各类中间体,以及下游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或者产品。化工领域是个巨大的行业,其产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航天航空等高科技产品,下至服装和生活日用品,无一没有化工原料油的身影。3.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在农业领域,除农机动力需使用燃料之外,化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此外,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领域的上游通常指原油和天然气的寻找、收和生产,被称为勘探和生产领域。还包括寻找地下或者水下油田和气田,和钻井等工作,以及后续开原油和收取天然气等油井的运营工作。

下游领域包括石油炼厂、化工厂、石化产品的分配和销售环节,以及天然气销售企业等。下游行业涉及数千种油品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取暖油、沥青、润滑剂、合成橡胶、塑料、化肥、防冻剂、杀虫剂、医药品、天然气和丙烷等。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便于研究价格的形成和传导过程,本文根据价格形成和传导的特点,按照石油产品(简称油品)和化工产品两大类进行分析。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如图所示: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或裂解气馏分可制取乙烯、聚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或者天然气)。这一过程有时也会在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由于产业链中下一环节的阻碍,而无法完成价格传导过程,致使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降低,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上游价格的向下传导,必须得到下游产品消费市场的消化。一旦价格超过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程度,该产品将面临积压的命运,价格根本无法继续传导。结果该产品不得不亏损销售,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亏损的现实,直到价格能够向下传导为止。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这一过程有时会在某一环节减弱,因为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只要该产业链的整体需求没有充分的下降。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局面,企业宁可停产也不愿意生产。当然,为了保住重要的客户,大多数大型企业不得不继续亏本生产。

我们还可以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下游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找出价格运动的相关性。从以往产业链上产品价格的年均变化趋势来看,石脑油价格的变化与原油价格的变化总体一致,相关度在产业链中最高。也就是说,其裂解差价相对稳定。此外,从原油到PTA的整个产业链,价格传导有如下规律:

原油-石脑油 (加工费区间:35—50美元/吨)

石脑油-MX (加工费区间:50—60美元/吨)

MX-PX 加工费区间:80—100美元/吨)

PX-PTA (加工费区间:150—170美元/吨)

事实上,将原料和产品之间的差价与上述加工费区间对比,我们可以了解某一环节的盈利状况和所处的环境。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扭曲,该环节或许就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2.价格传导的特点

石化产业价格传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A)时间滞后性。通常产业链越长,滞后的时间也较长。

(B)过滤短期小幅波动。由于具有滞后性,一些短期和小幅波动还没有来得及向下传导,价格就已经发生变化,因而短期波动得以过滤。

(C)传导过程可能被阻断。当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供需关系处于极端状态时,该环节供需关系本身上升为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因而价格传导被阻断。

(D)价格垄断性。由于国内缺少交易石化“中间体”的市场,因而其价格具有垄断性。越是靠近产业链上端的企业,其价格垄断性越强。

(E)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中间体”,其定价常常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越高,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大。

3.油品价格的形成

在我国,除石脑油和燃料油外,其油品的价格仍然由“发改委统一定价”,用区间定价的原则。即只有当国际油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会进行调整。因此这些油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并不太大,且滞后的时间很长。但我国的石脑油和燃料油已率先用了“市场定价机制”。可以设想,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将最终用由市场定价的方法。

在市场定价的环境下,油品价格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和加工环节边际利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产品供需关系的影响。除了生产成本之外,我国的油品价格往往受进口成本的影响,特别是亚洲市场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需求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我国黄埔市场的燃料油(180CST)价格,主要受新加坡市场价格的影响;而我国的石脑油价格则主要受日本市场价格的影响。

在亚洲的油品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新加坡市场。亚洲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成品油定价基本上都要参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场价格,而“普氏”(PLATTS)的油品报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每天下午5:00-5:30在公开报价系统(PE190)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每天公布的报价是15天以后交货的价格,实际交割一般在15-30天之内进行。

4.裂解差价与价格传导

与化工产业不同,由于不存在所谓的石化“中间体”,油品的价格均由交易油品的市场决定(我国没有交易石化中间体的现货市场)。一般来说,油品成本应该包括生产原材料和辅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者说,油品价格由“原材料成本”+“边际利润”构成。通常,我们使用“裂解差价”的概念,描述某一油品的市场价格与原油的市场价格之差。

在油品市场上,裂解差价是衡量企业盈利状况的一种指标,也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反应。当裂解差价走高时,炼厂的利润扩大。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上涨,或者原油价格下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是炼厂利润增加。当裂解差价走低时,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下跌,或者原油价格上涨。这种价差的变化,通常暗示着价格的未来走向。

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1.季节性影响

季节性主要是指随着季节的交替而产生的需求量不同的情况,石化终端产品的季节性消费情况直接带动上游石化产品的产销变动,从而进一步引发价格的相应波动,形成一定的季节替。在石化产业链中,还有一些环节具有季节性特点,包括原油等。

2.相关商品价格走势

由于相关商品价格价格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其价格变动也直接影响到石化产品价格走势,如PTA和棉花,由于其都是纺织品的直接上游原料,所以它们之间具体较强的替代作用,价格走势也具有一定的联动性。

3.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汇率变化直接影响到石化中间体及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该系列商品的进出口竞争力情况。如对PTA而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按美金计价的进口PX价格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可能促使相应的报价上升。

4.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

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取向等等。进口关税直接影响到进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反应在出品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情况,而国家产业政策取向则直接影响到某个产业或领域在未来的发展状况,对未来产品的供需情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关况具有较强的联动作用。

总之,石化产业链较为复杂,且各品种具有各自的特点。如PTA与纺织品市场密切相关,而LLDPE与农膜市场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各个品种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尽管原油价格的影响完全相同。鉴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有限,因而LLDPE领先于原油价格恢复上行,这就是一个“减缓、阻断、甚至逆转原油走势”的典型案例。

一吨合成橡胶用多少原油

1.天然橡胶经过脱硫、裂解等工序完全可以转化为低链长的烃类单体,如甲烷、乙烷、乙炔等等,也可以控制链长形成辛烷等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

2.现在天然橡胶的价格明显高于原油甚至成品油,橡胶向石油转化暂时还不存在经济价值。(即使是PE都是1.2万RMB/吨,成品油呢?难怪中石化不肯做石油非要做塑料)

3.橡胶转油的技术已经成熟了,但需要等待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这些工艺才有利润空间。但到时候也许生物柴油的工艺会更占上风。

原油涨跌会影响纯碱吗

0.695吨。一吨合成橡胶的话可以得到0.695吨成品油,其中汽油为0.283吨,柴油为0.335吨,煤油为0.077吨。原油推动合成橡胶价格增高,约15000元/吨而原油价格提高,将直接推动合成橡胶涨价。

不会。

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油价的持续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原油价格的涨跌会对很多细分行业的信用基本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关信用债的后续表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化工行业。这里尝试着探寻油价变化对不同化工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对于其他化工行业,煤化工业务多数由煤炭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单独做煤化工的企业并不多;油价上涨对橡胶和塑料影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成本抬升的影响;而对于化肥和纯碱行业来说油价变化整体影响不大。

1.煤化工:油价上涨利好新型煤化工。煤化工主要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制电石、煤合成氨,而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质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质乙二醇和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主要是生产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因此,石油价格上涨对传统煤化工影响不大,而对于新型煤化工却是有利的。

2.塑料:树脂和塑料加工利润空间被挤压,下游加工受损更重。塑料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以塑料制品为主营业务的轻工业,一方面,下游塑料加工行业的需求端多为房地产、汽车等较为强势的消费方,油价上涨带来合成树脂成本的提高较难转嫁给需求端;另一方面,行业中多为中小企业,整体体量巨大,进入壁垒低、可替代性强,低端塑料的同质化竞争较激烈,成本的提高将进一步压缩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树脂来说,油价上涨同样是负面影响,但议价能力相对好于下游加工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一些。

3.化肥:间接拉动需求,但成本也会承压,整体影响不大。油价大幅上涨可能会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需求,从而促进农药化肥的需求回升,不过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长期,并且在油价回升幅度不大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油价和天然气的替代关系,油价回升的同时也将带动天然气价格回升,这对于气头化肥生产商可能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综合来看,油价上涨对于化肥行业影响不大。

4.橡胶:合成橡胶成本上行,天然橡胶需求回升。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石脑油裂解或者裂化的产品,诸如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所以当油价上涨时,合成橡胶成本端自然面临上涨的压力。而此时对于原料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天然橡胶来说,成本端并未受到影响,作为替代品,天然橡胶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

5.纯碱:需求与成本均与原油关系不大,几关系乎不受油价影响。制造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原盐、合成氨和石灰石等,均与油价没有直接关系,而纯碱下游需求主要包括玻璃、洗涤、印染、氧化铝等行业,需求也基本不受油价影响,整体上来看,油价的上涨对纯碱行业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6.氯碱行业:乙烯法受损,电石法受益。乙烯法PVC的重要原料乙烯是石脑油裂解产品,所以PVC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产业链上相隔较远,所以PVC价格变动往往滞后于原油价格变动。例如2014年6月份原油价格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但是PVC价格的大幅下跌到14年12月份才开始显现。虽然从机理上来说,原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乙烯法PVC价格上涨,但中国由于多数PVC产能是电石法,所以整体成本并不会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出现明显上行,导致相比较于原油来说,PVC涨价弹性不足,进而引发乙烯法PVC盈利恶化。